2005年10月19日 星期三

新台灣人

新政治的思想轉換,首先要求我們不再陷入形式化的統獨之爭,不再陷入混淆不清的認同分歧。從台灣本位出發,放眼未來,時代正向我們召喚──

新思惟要求我們在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平衡之中,重新思考台灣的版圖。

新思惟要求我們在華人圈和兩國論的平衡之中,重新思考台灣的定位。

新思惟要求我們在經營台灣和認同台灣的平衡之中,重新思考台灣的價值。

為了因應新時代的挑戰,我們必須超越傳統的三大對立,為台灣人民尋找新的共同定位。台灣作為移民社會,不管來自何方,不管早來晚來,新時代的台灣人民,都是「新台灣人」。愛不愛台灣,最有力的檢驗標準,並不在血統或出生地,也不在是否主張台灣獨立,而在是否關心台灣,是否在乎同胞,是否以台灣為根,是否在外敵侵犯時,願意共同保衛家鄉。

新台灣人試圖超越歷史悲情,超越非黑即白的統獨對立和族群對立,指向最廣義的多元包容,凡是認同台灣、願為台灣前途努力的台灣住民,都是新台灣人。新台灣人以「土地認同」作為集體認同的主軸,完全清除了「族群認同」和「政治忠誠」的排他成份,試圖在維持台灣主權現狀的基礎上,淡化統獨認同的情感對抗,並將統獨問題重新界定為理性的國家前途抉擇。

新台灣人以「共創公民社會」為主軸,並不區別族群多數和族群少數,而是以具有公民權的個人作為政治共同體的構成單元,個人並不因為所屬族群的特殊歷史遭遇,因而更有權利享有優勢,或者更有義務背負原罪。成為新台灣人,並不取決於歷史悲情的緬懷,而更取決於共創未來的希望。台灣住民共享的歷史經驗,例如渡海來台、經濟奇蹟、民主化、中共武嚇,都是凝聚新台灣人的認同支柱。

為了包容不同族群,因而創造新的集體認同,使先移民和後移民得以認同土地,共同創造未來,新加坡無疑是成功的例子。1965年8月9日,新加坡被迫脫離馬來西亞獨立,當時的新加坡不但地小人多,而且種族問題嚴重,1964年9月還曾爆發華巫衝突,造成2人死亡、562人受傷。作為少數民族的馬來人(佔15%)和印度人(佔7%),莫不敵視即將以華人為主的新國家,有些人甚至想引進馬來和印尼等同族勢力以求自保。

新加坡的當時處境,有如前總理李光耀在回憶錄中所說:

「每當我們回顧簽署協議,使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的那個時刻,我們總會感到痛苦。一些國家原本就獨立,一些國家爭取到獨立,新加坡的獨立,卻是強加在她頭上的……對新加坡來說,1965年8月9日不是什麼值得慶祝的日子。我們從沒爭取新加坡獨立…….我們200萬人口當中,75%是華人,在居住著一億多馬來印尼回教徒的三萬個島嶼的群島中,我們的華族人口簡直微不足道。新加坡是馬來海洋中的一個華人島嶼。我們在這樣一個充滿敵意的環境裡,如何謀求生存呢?」

李光耀的憂慮,並未使他懷憂喪志,反而使他勇敢面對認同問題,經由許多政治巧思,逐步創造出一個多元包容、足以傲視亞洲的新國家。為了避免少數民族的恐慌,新加坡明定四種語文(英、華、巫、淡米爾)為官方語文,政府公報、官署施政、媒體廣播,都要平等使用四種語文。為了避免馬來人和印度人擔心華人勢力過大,新加坡刻意以馬來文為國語,並以馬來詞唱國歌,又設置文化部,特別重視馬來文化,且由國會選出馬來人擔任第一屆總統,以法律保障馬來人的原住民(bumiputra)身分,享有全方位的特殊權利。

不僅在內政上如此,新加坡還在國際上,不斷澄清自己並非「海外中國」或「第三中國」,至少在1980年中國改革開放之前,新加坡還刻意淡化「中華文化」(Chineseness)的成份,明定基督教義和回教教義作為學生的選修課程,改以新加坡為認同主體,全力塑造新的國族認同。影響所及,新加坡華人已經不再認為自己是「中國人」,而改稱自己是「新加坡人」,不管是華人、馬來人、印度人,都是「新加坡人」的部份組成,分別改稱為「華裔新加坡人」、「馬來裔新加坡人」、「印度裔新加坡人」。也就是說,「新加坡人」和「中國人」已經成為同位概念,分別代表不同的國族認同。

新加坡的文化多元政策,成功緩和了原有的種族矛盾,使新加坡得以經濟立國,迅速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。更可貴的是,新加坡政府仍能因應國際形勢的變化,隨時進行教育文化政策的調整。1980年後,國內和鄰國的反華氣氛已經逐漸淡化,為了因應中國經濟的崛起,新加坡開始推動「講華語運動」,並將儒家思想列為教育課程。1984年起,新加坡為了迎合全球化潮流,進一步規定英語作為各級學校的教學用語。政府的步步為營和順勢利導,使原本看似無藥可救、隨時可能泛政治化的種族矛盾得以化解,成功塑造出新的集體認同。

新加坡能,台灣能不能?

誠然,新加坡並不像台灣有統獨之爭,但對獨立初期的新加坡來說,強鄰環伺和裡應外合的危險,比起台灣也不遑多讓。李光耀的洞燭機先,使新加坡得以化解族群分歧,在「新加坡人」的共同認同下,團結內部一致對外。這對內有族群隱憂、外有強敵威脅的台灣來說,顯然具有啟示意義。

民主化的台灣,人民早已透過人氣指數,表達他們不分族群和超越悲情的歷史選擇。在崛起的超人氣領袖中,不但李登輝和陳水扁等本省人名列前茅,宋楚瑜和馬英九等外省人也獨占鼇頭,台灣人民已經透過行動表達多元包容的渴望。

人民素樸而理智的政治判斷,正顯示「新台灣人」具有克服台灣認同矛盾的潛在能量。在跨世紀的歷史關頭,「新台灣人」將有助於台灣團結內部,一致對外因應更大挑戰,共同開展遠大夢想。

收錄於新政治出發一書/ 郭 正 亮 寫於 2000年




沒有留言: